近年來,私域流量概念大火,各大品牌都開始了私域流量的打造,那么到底什么是私域流量呢?人們對于私域流量都存在哪些誤區(qū)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一起了解了解吧!
一、到底什么是私域流量?
不過在我們細聊私域流量前,不得不提的是公域流量,其實私域流量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相對概念,是相對于“公域流量”的。此前各大品牌主紛紛選擇在抖音、快手等公域流量區(qū)尋找流量,但是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導致公域流量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于是各大品牌主不堪重負,紛紛瞄準了私域流量,開始搭建獨屬于自己的流量池。
怎么理解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之前公域流量是物資豐富的河流,剛開始的時候,哪怕你的技術非常一般,你都可以捕到大量的魚蝦,但是隨著捕撈的人越來越多,導致捕魚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于是很多人就開始選擇自建養(yǎng)魚塘養(yǎng)魚,這樣捕魚的成本就大幅度降低了,也就很容易捕到魚了。
我們自己搭建的魚塘,就是現(xiàn)在的私域流量。
其實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并不是一個新詞。之前在營銷圈有個詞叫做CRM,也可以稱之為客戶關系管理,算是私域流量的雛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是一個銷售,賣完產(chǎn)品后會記下客戶的聯(lián)系方式,就會在節(jié)假日或者獨特的營銷日要和消費者聯(lián)絡感情,順帶安利自家的新產(chǎn)品。
但是私域流量和CRM不同的是,私域流量更真實,被賦予了一定的人格,與用戶的關系更加親密。拿完美日記舉例,運營的微信號是真人形象的IP,加到消費者微信后,會通過朋友圈去塑造一個精致的女孩,然后在朋友圈進行新品發(fā)布和促銷,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
二、私域流量存在哪些誤區(qū)?
目前看起來,私域流量好像只要前期投入,后期就可以為自身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但是私域流量真的像看起來那么美嗎?其實不是的,我們對于私域流量存在的認知誤區(qū)很多。
1.認為有了私域流量,就不再需要公域流量
很多品牌方認為,有了私域流量,公域流量就不再需要了。但是我們要明白私域流量的進水口,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附公域流量而來,甚至可以這樣說,有的時候,沒有公域流量就基本不會產(chǎn)生私域流量。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一個零食品牌,想要打出名號獲得流量,就需要在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上進行宣傳,但是想要轉(zhuǎn)化為長期的、穩(wěn)固的客群,就需要依賴抖音、快手等公域領域引流。
2.認為所有企業(yè)都適合構(gòu)建私域流量池
首先我們要明白,建立私域流量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長,只不過這種增長是基于老客戶的復購次數(shù)和分享。但是如果你的產(chǎn)品復購率,也就是損耗率特別低的話,大資金的投入去構(gòu)建私域流量池其實沒什么必要,后期維護好老客戶之間的關系即可。比如說,你是一個售賣電腦的品牌方,電腦就是一個相對耐用的產(chǎn)品,三到五年內(nèi)幾乎沒有消費者會隨意更換,當然,確實不排除一個消費者會在3到五年內(nèi)幫朋友、家人購買,但是常理他的購買率其實并不會高。
但是我們建立私域流量,精細化經(jīng)營用戶,就是希望用戶在短時間內(nèi)進行復購,那品牌最好是化妝品、食品等快消品了,雖然用戶不會天天使用,但是一年之內(nèi),只要你給消費者營造了良好的體驗感,維系好于用戶之間的關系,就有機會售賣的更多。
3.認為私域流量就是高階層的“微商”
不知道為何,黑馬君此前和一些品牌主聊天的時候發(fā)現(xiàn),竟然有不少品牌主認為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就是名聲更好的微商。誠然,微商做得算是私域流量,但是私域流量并不完全就是微商。拿西貝筱面村搭建的私域流量,你根本看不到硬廣、促銷,而是一些接地氣、有意思的內(nèi)容,但是我們的微商是什么呢?“家住溫莎堡,出行和諧號”、“上帝用了都說好”等各種硬廣洗腦包。你說對比之下,西貝這樣的內(nèi)容你會反感嗎?而且不只是微信社群,私域流量的搭建可以從公眾號、電商平臺等領域進行入手,所以你還認為私域流量等于微商嗎?
有一句話說得好:“我拿你當朋友,你拿我當私域流量”,足以可見現(xiàn)在各大品牌主的重視,但是私域流量不是萬能藥,也不是人們常理解的狀態(tài),不是嗎?
銷客多私域流量解決方案,解決私域拉新難題,低成本、高效率、指數(shù)級獲客,私域裂變數(shù)據(jù)精準分析,全面把控私域裂變,超一線的實操解決方案,讓你私域穩(wěn)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