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怎么讓消費者在微分銷商城感到撿了個大便宜”這個問題,相信我們大多數(shù)人會回答肯定是:降低售價,提升產品質量。
其實不然,舉個例子,如果是想通過降低售價來達到物超所值的感知,要達到這一目的,勢必會損失相當多單品的利潤。為了彌補 單品利潤的損失,得壓縮成本結構,設計費用壓低一點,生產制造環(huán)節(jié)再壓縮一下,運輸換一個便宜點的但是效率低點的供應商,層層盤剝下來,產品質量相應的也會受到影響,有可能最后的結果是價廉物差。
當然,營銷圈的一些同行們,為了忽悠大家的錢,把這個說法包裝一下。“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微創(chuàng)新,打造唯 一單品,形成病毒式的口碑效應!”要想讓產品看起來價廉物美,其實就是提高“性價比”。顧名思義,性價比,就是性能與價格之間的比例關系。有人說,“性能”就是配置參數(shù)。其實“性能”是“感知價值”。消費者能感知的價值越大,那么“性能”就越好。性價比=感知價值/價格
以下是四個很形象的來提高性價比的感知發(fā)方法:
1、錨定效應:所謂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shù)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如果雕爺牛腩不使用針對米其林餐廳的錨定策略,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同是開在商業(yè)中心,地理位置鄰近的外婆家、綠茶連鎖餐廳的人均消費只有區(qū)區(qū)六七十元,大部分消費者勢必會首先拿雕爺牛腩和外婆家以及綠茶餐廳作價格比較,雕爺牛腩的競爭力會非常差。
2、分解“基本單位”:使用分解“基本單位”的策略,會讓價格看起來相對比較容易接受。對于推廣初期打開市場,以及占據消費能力有限,價格高度敏感的年輕消費者,是有一定幫助的。
3、增加“產品復雜度”:增加“產品復雜度”的方式有很多,下面講兩個常見的方式:搭增禮品,增加產品包裝復雜度。增加產品包裝復雜度也是一個提高性價比的辦法。月餅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4、設置“驚喜”: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某商城購物節(jié),當你辛辛苦苦的守著時間等到商家開搶時間,準備大展身手搶購自己很喜歡的商品,卻發(fā)現(xiàn)你要搶購的商品沒了,在你很郁悶抱怨商家時,卻突然看到商家又上貨了,而且價格比原先還低,肯定會很高興,甚至會竊喜還好原先沒買到,不然不會買到更實惠的東西了。
微信營銷其實和一般市場上的營銷大同小異,即使它有自己的優(yōu)勢,但它還是要把常用的營銷方法和自己的優(yōu)勢相結合,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