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客多電訊:距離雙11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京東率先放大招,豪擲6.66億全力支持商家打補貼戰(zhàn),強化平臺優(yōu)勢。
京東平臺商家及社會化商家在雙11前的備貨可擁有倉儲、配送的補貼,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福利,京東物流利用自己的超高倉儲效率為所有的商家提供優(yōu)秀的服務,進而為用戶提高更好的購物體驗。
此外,京東物流計劃搭配前臺加權(quán)、商家保障、高效生產(chǎn)等方面打造從前臺上流到最后一公里交付的全鏈路保障策略。京東還將同時實施四色標簽、通途計劃、迅雷計劃和零點行動等多種特色計劃,通過數(shù)萬條“干支空鐵”運輸全面鋪開、上萬輛運輸車24小時不間斷發(fā)車、近300萬眾包運力全面支持等措施,構(gòu)建全方位的智慧物流保障體系。
仔細端詳這段時間的補貼,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京東和蘇寧打家電價格戰(zhàn)的時候,只是這一次的對手換成了天貓,京東的補貼對象也拓寬到了商家,其中緣由值得深究。表面上京東物流把給商家?guī)砹舜罅康暮锰?,但是要知道京東這一波操作,本質(zhì)上是給京東倉儲創(chuàng)造了一筆不菲的營收,京東全國擁有7個大物流中心,運營了335個大型倉庫,這些倉庫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吞吐量和庫容將達到頂峰,庫存周轉(zhuǎn)率極高,倉儲營收將不可估量。其實京東的品牌商也很無奈,它們把貨運到京東倉庫,如果貨賣不出去,積壓成本還是自己承擔,風險很大。但京東的大數(shù)據(jù)在預測完雙11銷量以后,會和所有品牌商交涉,摘選愿意入駐京東倉庫的實力品牌商,如果對方不愿意,京東可能會把名單讓給品牌商的競爭對手,對方就會因此失去一大筆訂單,為了不被競爭對手搶先,這些品牌商只好把貨提前運入京東倉庫,京東也就趁機早早收取大量倉儲費用。
那么品牌商就只有乖乖的聽話把貨運往京東倉庫,上交保管費而別無他法么?事實上在618 的時候就有很多品牌商申請關(guān)閉了京東旗艦店,因為京東為了更快的把貨賣出去,把價格砍到低于成本的位置,導致商家自己承擔虧損。
據(jù)南都報道稱,8月起一些服飾品牌陸續(xù)開始撤離京東平臺,目前已有44家。其中,女裝品牌27家,童裝7家,內(nèi)衣3家。就連平臺上業(yè)績較好的男裝品牌也有部分選擇離開,如海瀾之家、真維斯、森馬、柒牌等共計7家,而且京東方面確認此事屬實。
所以對于此次的補貼,商家也是各執(zhí)其詞,到底是不是背后藏有暗機,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