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7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上,超過2800萬網購用戶購買了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產品。阿里平臺催生的淘寶村,已經有2118個。
1月18日,由農業(yè)部、商務部、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等單位舉辦的“電商脫貧(重慶)高峰對話會”在重慶召開。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宣布了多項與脫貧相關的策略,同時闡述了阿里扶貧的遠景規(guī)劃。
這也是阿里巴巴繼去年年底宣布投入100億元成立脫貧基金后,第一次向外界公布有關電商脫貧的落地措施。張勇表示,阿里將整合所有資源,做到授人以漁,助力全國800個貧困縣。
電商讓農民增收十倍
阿里催生了2118個淘寶村
會上,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福生用數據證明了電商脫貧的潛力以及阿里巴巴在電商脫貧方面的貢獻:2017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銷售達到了2436.6億元,電商帶動就業(yè)人數超過2800萬人。
他介紹說,阿里巴巴成立了近100人的大農業(yè)團隊,累計打造了160個農業(yè)品牌,24個淘鄉(xiāng)甜種植示范基地。比如,阿里巴巴大農業(yè)團隊在2017年6月份啟動的新疆巴楚留香瓜項目讓1萬多農戶實現了脫貧,讓當地年收入翻了十倍。
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上,超過2800萬網購用戶購買了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產品。去年,阿里的興農扶貧頻道累計對接全國13個省份、120個國家級貧困縣。每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產品平均銷往270余個地級市,基本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城市。
阿里平臺催生的淘寶村,已經有2118個。其中,近400個出現在全國省級貧困縣,33個出現在13個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上,全國淘寶村銷售額達到1200億元。
張勇透露說,阿里下一步將把成熟電商脫貧案例在全國范圍內規(guī)?;瘡椭仆茝V。阿里開設的興農脫貧頻道,通過數字化窗口,讓貧困地區(qū)的好產品走向千家萬戶。下一步要提升這個窗口的“深度和厚度”,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打通農產品的產業(yè)鏈上下游和供需關系。
整合全集團資源致力脫貧
阿里公布十個電商脫貧樣板縣
阿里巴巴已經發(fā)展成一個橫跨電商、金融支付、物流、云計算、大數據的綜合社會經濟生態(tài),是一個年規(guī)模超過4萬億元的商業(yè)平臺和連接器,背后有千萬中小企業(yè)和超5億的全國消費者。接下去,阿里將整合這所有的資源,共同推動電商脫貧。
今年是電商脫貧項目啟動的第一年,阿里巴巴首先將在全國范圍內樹立10個電商脫貧的樣板縣,整合阿里巴巴優(yōu)勢資源,打通當地的產業(yè)鏈。10個樣板縣為重慶奉節(jié)、云南元陽、甘肅禮縣、新疆巴楚縣、吉木乃、內蒙古敖漢旗、安徽金寨縣、福建長汀縣、吉林和龍市、貴州雷山縣,探索出的經驗模式將向全國推廣。另外,阿里巴巴將在擁有日活躍用戶2億的阿里電商平臺開設興農扶貧縣域官方服務站。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建勛表示,接下來的三年,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除了繼續(xù)建設營銷、銷售、物流、服務等基礎設施,還將通過新零售對農業(yè)進行重新分工和重構,最后實現農產品品牌化。同時,用市場的方法,把來自全國各地的需求,通過興農扶貧頻道聚合起來,形成訂單農業(yè)模式,通過C2B模式把需求反饋給貧困縣,讓貧困戶按需生產。
最后,阿里巴巴還將加大人才培養(yǎng)來幫助貧困縣實現電商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