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銷客多官方統(tǒng)計,微信現今注冊用戶超過10億多,而微信的活躍用戶已達9.5億,可以說在中國微信就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就是微信,一點也不夸張.
而隨著1月9號微信上線小程序后,微信再次抓住公眾視野,小程序的出現,也進一步的改變了互聯網內容生態(tài)。
小程序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
除了流量、用戶、銷售額,還有就是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重復消費頻次等等。
但微信小程序具體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不同的場景是不同的,小編劃分了小程序可能在下面幾個場景中能發(fā)揮出巨大的能量。
連接線上線下
與自媒體結合
升級傳統(tǒng)電商
與APP的互補
1.升級傳統(tǒng)電商
做微商、淘寶,甚至是京東、天貓的賣家們都應該好好研究下小程序,不講小程序店鋪能顛覆誰替代誰,但至少小程序店是能夠對傳統(tǒng)的電商進行補充和升級。
從前面講到的“連接線上線下”和“與自媒體結合”的兩點來看,大家都能發(fā)現,小程序具有很強的交易屬性,無論是去實體店消費還是在公眾號上消費,小程序都承載了商品的交易,其實就是電商屬性,用戶一旦形成使用小程序的習慣,流量入口是非常驚人。
可以想象將來的某天,我想要買東西時,除了想到淘寶和京東,還會想到去去小程序上搜搜周邊有沒有這樣的店鋪,微信小程序必然會對淘寶和京東等傳統(tǒng)電商平臺進行分流。
對微商而言,小程序店鋪要規(guī)范很多,具有交易功能的小程序必須要認證,而認證就必須要有營業(yè)執(zhí)照,而且小程序要求上架商品必須要和營業(yè)執(zhí)照上的經營范圍一致,所以說,小程序上的商品相對微商的產品比較可靠的,更能取得用戶信任。
那么,怎樣升級傳統(tǒng)電商呢?
對于沒有實體店的純電商而言,不論是做微商、淘寶,還是做京東、天貓的都建議分出一小部分精力做小程序店鋪,而做小程序店鋪是必須和公眾號結合在一起做。
除了利用公眾號獲取流量之外,通過轉發(fā)到通訊錄好友、群。在經過植入在微信圖文中的小程序分享到朋友圈等微信內部引流。還可以通過各類具有流量的線上平臺進行流量獲取以及線下相關場景掃碼引流等等。
而且,根據小程序的關鍵詞檢索能力,越早上線的小程序在被檢索到的可能性越大。
2.連接線上線下
我們在戶外平面廣告中經常能夠看到各種“掃二維碼下載APP”,但實際上因為戶外沒有WiFi,流量珍貴,下載一個APP少說也得十幾二十幾兆流量,導致掃碼下載APP的人非常少,但小程序無需下載,掃一掃即可實現APP中的基本功能,因此更加容易從線下進入線上。
線上與線下的連接是微信團隊最想實現的目標。而線下門店能形成的消費場景非常多,能夠為微信從線下獲取很多流量入口。
目前線上與線下連接做得比較好的有摩拜單車、愛鮮蜂閃送超市、若比鄰便利店等等。
摩拜單車的小程序應用場景是基于你想要使用共享單車,身邊也只有摩拜單車,但手機里卻沒有APP,這個時候只需要打開微信掃一掃摩拜的小程序碼,同樣也可以使用摩拜單車。
正因為小程序無需下載,摩拜成了小程序的第一批受益者。摩拜產品負責人曾透露:“摩拜單車自接入小程序之后,每周使用量達到100%的增長。”
愛鮮蜂閃送小程序是基于小程序定位功能,當你想要買些生鮮水果卻懶得去超市購買或不確定身邊是否有生鮮店的時候,可以打開微信的小程序搜索生鮮,此時就會基于地理定位和關鍵詞檢索搜出你想買的生鮮,無需下載APP,甚至無需關注公眾號,就能收到想吃的生鮮水果?;谶@一場景,愛鮮蜂小程序取得爆發(fā)式增長:
若比鄰便利店小程序則是基于在高峰時期購物排隊時間長的痛點,將店內所有的商品通過二維碼和小程序相連,顧客只需在把商品放到購物車之前的那一刻通過微信小程序掃掃二維碼即可實現付款,無需排隊結賬。
除了上面三個比較成功的案例之外,以點餐為代表的預約消費場景也是非常符合小程序的特征,這也是張小龍舉例最多的場景。
比如:我想吃飯了,又懶得去店里,可以打開微信小程序搜一搜,周邊的餐飲店就出現在我的屏幕上了,選一個叫上外賣就可以享用一頓美餐了。
我想去一家味道很不錯的店里吃飯,但排隊通常要花上一個小時,我不想排隊了,我可以打開微信小程序進入那家店進行點餐預約,便可精準的知道我大概等多久后去店里就剛好可以吃。
像酒店、KTV、電影院、奶茶店等等很多到店消費場所都可以開發(fā)小程序。
總之,用小程序連接線上線下將是小程序未來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之一,也能為微信帶來一個巨大流量,至少從目前來看,微信官方是在主推這一個發(fā)展方向。
3.與自媒體結合
這里的自媒體主要是指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自媒體,從四月份微信推出的一系列新功能來看,公眾號與小程序已經是密不可分了。
公眾號可以捆綁13個小程序,更重要的是小程序能用小程序碼直接貼到微信文圖中,而且能直接插入“小程序頁”放到微信文圖中。
這樣的結合有什么作用呢?小程序與自媒體結合最大的作用就是幫自媒體變現,那怎么變現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訂閱號自媒體變現為什么困難。由數據統(tǒng)計來看,自媒體接近90%的收入來源是廣告,電商收入占比只有10%左右。
正如前段時間百雀羚的文案傳播非常厲害但銷售轉化率很低,更別說普通的圖文消息對銷售轉化率的幫助了。
為什么訂閱號的電商難做呢?
因為商品和訂閱號內容銜接比較難。相對只能設置在菜單欄的微店而言,小程序能夠以小程序頁的形式直接插入在文章中,而且能夠直接把你最想推廣的產品設置成小程序頁,有圖有真相點擊小程序也就能形成購買。
只要你文案寫的不錯,形成用戶的感性消費是很容易的事情,相對微店將能極大提高銷售量。
而且以前對個人訂閱號而言唯一的購買鏈接只能安置在“閱讀原文”中(因為個人號不能微信認證,無法鏈接外部鏈接,也不能進行交易),但有了小程序訂閱號可以綁定認證過的小程序,也能實現電商變現。
小程序與公眾號結合,將能大大釋放公眾號的能量。
4.與APP的互補
小程序不可能取代APP,但至少會有80%的APP會用小程序進行互補,就如京東、58同城、美團等平臺型的APP都開發(fā)了小程序對APP進行互補。
APP相對小程序有哪些優(yōu)勢?
數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功能更加強大
不存在被騰訊控制的風險
使用路徑更短(安卓手機用戶將小程序添加到桌面的比例很低)
小程序相對APP的優(yōu)勢?
無需下載,不占內存
制作和推廣費用低
不存在廣告,用戶體驗好
正因為APP和小程序各有優(yōu)劣,因此對于大多數比較大型的公司來講,會是APP和小程序兩條腿走路;如支付寶、UC瀏覽器、淘寶、百度等巨無霸APP不會使用小程序。
當然也有商業(yè)競爭原因導致一些APP是不會用微信的小程序;還有就是一些實體店很可能只會做小程序而不會去做自己的APP。
小程序將讓微信統(tǒng)治整個互聯網+物聯網!并且因為社交的極度粘性,任何時候都極難想象出一個產品可以顛覆這樣一個平臺。現在微信抓小程序抓得緊,隨著小程序成功推廣,端口就會放寬,那時候就會出現爆發(fā)點。小程序,大流量,大未來,一個關鍵詞就是一個市場,觀望太久不如提前注冊個關鍵詞,你想要得到的,企動公司一一為你實現。
總之,對于實力不強大的中小商家來說做小程序是更為合適的。
目前咨詢開發(fā)小程序的商家很多,涉及到各行各業(yè),還有很多持觀望太多,目前我們注冊的小程序里面,涉及比較多的行業(yè)是醫(yī)院,酒店,珠寶,家政,教育培訓,餐飲,服裝,傳統(tǒng)用品等。小程序的關鍵詞唯一性,一個好詞后期給您帶來的盈利無限想象,如電商,培訓,餐飲,金融等,一個詞就是一個市場,這實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