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最近幾年的互聯網告訴發(fā)展,大家都知道微信已經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擁有9億多的用戶,流量非常大。自從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上線以來,小程序這股風吹遍了整個中華大地。時至今日,你開始使用小程序了嗎?對小程序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就自己的理解,跟大家聊聊最近最火的“小程序”。
第一、小程序將服務場景共享開放了,2017年最火的一個詞就是“共享”,共享是什么?共享就是把私人的物品,變成了大家公用的物品。小程序就是把原來我們需要進店才能體驗的服務場景,共享開放給大家使用了。
例如,小編和朋友去逛萬達廣場,逛到飯點想去吃飯了,雖然三四樓都是餐飲行業(yè),但是我們并沒有想好去哪家吃,挨家對比又費時費力,雖然我們可以使用美團或者百度糯米之類的軟件了解這些商家。但是我們不能詳細得知每個商家的具體介紹和所有菜品,也不能得知每家店的空位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如果有小程序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坐下來,打開“微信”——“發(fā)現”——“小程序”——“附近的小程序”——“餐飲美食”,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周圍五公里范圍內,所有的商家信息,包括他們的門店介紹、門店圖片、菜品介紹以及還有哪些空位可選,這樣我們就可以提前預定好桌位,選擇好愛吃的菜品,然后直奔目的地,來一次非常舒服愉悅的消費體驗。
第二、小程序讓服務更加精細化。
在微信大數據,大流量的優(yōu)勢下,在未來,我們可以體驗更多小程序所帶來的便利。例如我們開車外出再也不用四處張望尋找停車位了,每天上演搶車位的真實版了。我們只需要在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打開附近的小程序,在分類里找到還有空位的停車場,進行一次痛快的出行。
第三、小程序讓我們所有消費者的體驗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隨著科技車輪的急速轉動,我們手里的手機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但是總會發(fā)現,手機內存不夠用,導致我們的手機變得反應遲鈍。因此,我們換手機的理由除了手機舊了、壞了、丟了,還有有個理由就是內存不夠用了,而導致我們手機內存不夠用的極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手機里面安裝了太多的APP,關注了太多的微信公眾號,淘寶、京東、唯品會、美團、打車軟件……等,在清理手機內存的時候,總想卸載幾個,可是看著哪個都有用的份上,最終只能忍了……自從有了小程序,我們的手機里面的APP就會越來越少,手機內存會逐漸得到釋放,內存大了,手機反應也快了,整個人都覺得好了!
而且,相比公眾號和APP來說,小程序是一個用完即走的輕應用,它更體貼用戶的感受,只有我們需要的時候去用它就可以了,平時它都不會推送任何消息來打擾我們的。
我們所有需要下載APP才能使用的工具,以后無需下載,用小程序就可以使用了,我們覺得所有占用內存空間的手機應用工具,都會在未來被小程序逐一替代。這也是包括美團,拼多多,唯品會,蘑菇街等等APP為什么都開始進軍小程序,我們也可以通過小程序來體驗他們服務的原因。
第四、小程序對于從小到街邊小店到大型品牌廠家,都有數據爆發(fā)性的推廣價值。
1.借助微信龐大的流量數據,小程序會逐漸開放自己的入口來取代我們的搜索引擎,以后我們需要知道些什么,只用打開微信小程序搜索一下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微信小程序在未來是要取代我們傳統(tǒng)搜索引擎的,日后將會成為任何一家企業(yè)的標配,以后我們任何需要互聯網傳播以及推廣的產品介紹品牌等等,都離不開小程序。而小程序也將為這些需求提供高達9.8億的用戶量,以及迅速的傳播量,粉絲的激增和品牌的曝光率。
2.小程序流量入口簡單,并且有記憶功能。只要是使用過的小程序,下次打開的小程序時,使用過的小程序會自動出現在小程序列表里面,只要是需要了直接點開是就好。而且會讓我們體驗自主性,他不會推送消息打擾我們,無法發(fā)送朋友圈轟炸我們。只會安靜的待在我們的小程序入口那里,但是當我們需要他的時候,又可以及時的通過群聊天和個人聊天中的聊天小程序出現在我們面前。無論這個小程序是咱們10天前聊過的,還是30天前聊過的,他都會待在那里,等待我們的隨時使用,極大的提高了我們的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