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客多新零售最新資訊:2016年,中國汽車銷量2,800萬輛,二手車交易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雙雙創(chuàng)出新高。支撐如此高交易量的,是全國2.3萬家經銷商和汽車電商等線下、線上渠道。2006-2015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7億輛。假設汽車保有量增長率能維持在8%,預計中國汽車保有量在2020年將達到2.6億輛。
過去三年,中國二手車析出率在5.5-6%(析出率=當年二手車交易量/汽車保有量),隨著平均車齡的增加,析出率會逐步提高(美國2014年二手車析出率達到17%)。假設2020年析出率達到7%,則當年二手車交易量是在1,800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6%,屆時,新車與二手車的比例也將從3:1變化為2:1。
2020年二手車交易量達到1,800萬輛,是2015年二手車交易量的2倍,這意味著即使市占率不提高,各家二手車平臺的交易規(guī)模也能翻倍。
“車子”是中產的標志之一,汽車消費增長的主力軍是中產階級,首次買車或舊車置換,將是汽車銷量的核心驅動力。中產崛起的大背景下,新零售時代的汽車銷售行業(yè)面臨哪些問題和機遇?各類玩家都有哪些打法?各家商業(yè)模式的優(yōu)劣如何評價?未來又會有哪些新的趨勢變化?愛分析結合近期調研,從行業(yè)現狀、市場玩家、商業(yè)模式、評價方法和未來趨勢等維度,嘗試回答以上問題。
14S店新車銷售虧損,“廠”“商”矛盾嚴重
在新車銷售環(huán)節(jié),現階段特征是:市場集中度低,“廠”“商”矛盾突出。廣匯、國機等前十大經銷商集團,占汽車銷量比重在10%左右。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過去三年,全國經銷商在新車銷售上,虧損商家的比例一直在70%左右,且有加劇趨勢。
在廠、商二元結構中,經銷商與品牌廠家綁定,主機廠占據強勢地位,有增產搶占市場份額的沖動。主機廠將貨壓在經銷商處,即完成銷售和存貨結轉,而經銷商銷售能力有限,庫存周轉慢,兩者矛盾難以調和。
以存貨周轉天數對比,主機廠一般在30天左右,而經銷商存貨周轉天數是主機廠的2-3倍,反映出主機廠在產業(yè)鏈上掌握話語權。庫存積壓導致經銷商利潤微薄,銷量排名前四位的經銷商集團凈利潤率只有0.5%-3%。
表:經銷商與主機廠存貨周轉效率對比
2二手車市場尚未爆發(fā),電商滲透率仍低
二手車交易與新車有很大不同,新車是標品,二手車是“一車一價”的非標品。與美國市場相比,美國新舊車比例是1:2,中國市場目前新舊車比例是2.8:1,業(yè)內普遍認為,當中國新舊車比例達到1:1時,才會迎來二手車市場爆發(fā)的拐點。
二手車市場當前面臨著價格不透明、產品質量不可靠(隱瞞車輛關鍵信息,比如事故車)、購物體驗差等問題。誠信體系的建立,第三方權威檢測報告的提供,限遷政策的放開,物流效率的提升,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還需要時間。
近幾年,隨著優(yōu)信、瓜子和人人車等幾家二手車平臺的廣告投放,電商的品牌知名度初步建立,但電商在二手車交易中仍是占小比例。2016年二手車交易輛在1,000萬臺,其中在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比例,不到10%。
3商業(yè)模式各異,核心關注4個維度
雖然面臨諸多問題,汽車市場的廣闊空間,依然吸引了眾多玩家。在汽車銷售領域,按產品,可以分為新車銷售和二手車銷售;按是否持有存貨,可以分為“自營”和“寄售”;按面向對象,可以分為2B和2C。
新車方面,團車從團購起家,開始嘗試自營銷售新車;神州買買車則是以融資租賃方式,高調進入新車電商,勢要做新車第一零售商。二手車方面,只有車王選擇了自營的重模式,其他二手車商目前都是“寄售”,未來也會嘗試“自營”。
銷客多、瓜子和人人車都是2C,天天拍車是2B,優(yōu)信二者兼有。汽車銷售的商業(yè)模式多種多樣,愛分析認為,無論模式怎樣,按何分類,都可以從以下4個維度評價:車源,定價,運營和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