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客多每日電訊:從阿里淘咖啡、京東之家、蘇寧無人零售店等上線試用刷臉支付,到杭州萬象城KFC對支付寶的刷臉支付技術進行商用,刷臉支付的征途正式開啟。然而,由于技術成本、線下場景、人臉身份認證標準等環(huán)節(jié)還有完善的空間,大規(guī)模商用之路恐怕還很漫長。
8月28日,蘇寧第一家無人店“蘇寧體育Biu”正式試運營。刷臉支付也開始公測,消費者在支付時會有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并采用智能技術識別所購商品,之后完成支付,款項直接從消費者綁定的蘇寧金融賬戶中扣除。
京東之家也在上海寶地、深圳沃爾瑪、北京昌平永旺和北京通州萬達四個地方試運營刷臉支付。結賬時,收銀員將購買的產(chǎn)品掃描確認之后,一側的iPad上會顯示需要支付的金額,接下來會要求輸入手機號后四位,輸入完成后便會啟動刷臉支付。
而在杭州萬象城KFC中的自助點餐機上,用戶可選支付寶刷臉支付作為付款選項,刷臉支付的攝像頭位于自助點餐機的正上方,在支付時抬頭對準鏡頭就可以進行臉部識別,識別成功再輸入與賬戶綁定的手機號,即可完成付款。
根據(jù)消費者的體驗,刷臉支付的操作過程方便,付款時長也較短,在10秒到半分鐘內(nèi)就可走完全部步驟。不過,盡管刷臉支付已在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的推動下進入大眾視線,但現(xiàn)階段只有支付寶的刷臉支付正式實現(xiàn)商用,只用于自助點餐,場景較為簡單,并沒有與無人場景打通。此外,支付額度也有限制,單筆支付金額小于或等于500元,單日支付金額小于或等于1000元。
雖然刷臉支付可以克服網(wǎng)絡環(huán)境差、用戶手機設備沒有電等問題,但它的大規(guī)模商用恐怕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對用戶來說,任何一種新的支付方式,首先就會考慮到安全問題。支付寶宣稱它的刷臉支付技術,包含驗活算法和人臉識別算法,可以避免各種人臉假冒問題。但是,支付寶的刷臉支付仍然要通過輸入手機號驗證,設置最高限額,這說明,刷臉支付也并不是絕對安全可靠的。
而且刷臉技術在官方層面目前僅認作輔助身份認證,并未完全開放,支付寶等支付機構還要與公安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協(xié)商,建立人臉識別身份認證的通用標準,這些都尚需時日。此外,刷臉支付對于設備、場景的要求很高,盡管在超市、商店等場景中可以應用,但是在街邊小商鋪、出行等場景上,成本高、環(huán)境復雜等問題都會增加刷臉支付普及的難度。